轉場人生-上天會有最好的安排

◎林威伯 律師

我出身臺南府城,身邊同學朋友幾乎都被長輩耳提面命要考醫師。一方面是日治時代以來醫師地位崇高,是少數能被稱為「先生」的職業,另方面也是將來的生活有保障。我印象很深刻,在一個夏天的下午,阿公找我吃芒果,我很高興地去搬臉盆,阿公先切了一片給我,小朋友當然馬上反折將果肉吃光光,阿公再切了反面的一片給我,也是瞬間吃光,最後把剩下中間的皮剝掉後給我,雙手與臉盆也滴得都是汁,阿公叫我去洗手,接著就很嚴正地跟我說應該以醫師作為人生目標,小時候也不懂什麼叫志向,反正阿公那些醫師朋友都很有威嚴的樣子,好像很棒,也就唯唯諾諾地答應。接著阿公擘劃著:先讀永福,建興,再進一中,考上醫學系的路線。最後,拿出一張紙條,叫我好好收著,上面寫著:台大醫科100萬元,陽明醫科80萬元…中山醫科30萬元,中國中醫20萬元,囑咐我要好好用功,以後可以來跟阿公領獎金。於是一個小朋友就開始他的醫師夢想。

不過世事難料,這張附條件的贈與契約,終究是沒能實現。國二那年的秋天,阿公的身體到了極限,住進新樓醫院,我有空就騎著腳踏車去探望聊天,也期望能早日康復。記得是在除夕那天,中午剛剛幫媽媽拜完祖先,正在收拾間,從醫院回來的堂哥傳話:阿公找你。我趕到病榻前,阿公用他最後的力量握住我的手說:「你要記得跟我的約定,要考上一中,要作醫生。」我當然想都沒想就回答我會好好努力,不會讓他失望。幾天後,阿公就過世了。為了遵守約定,我知道自己得振作點,成績也就慢慢開始提升,國三那年,班導師嫌我的字醜,不利聯考,要求我跟另一位字也很醜的同學林仲豪(是的,跟公會秘書長同名同姓)放學後留下來在黑板練字,雖然某人一直哀求,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張照片值得放。

高中聯考放榜了,順利地考上一中,第一件事情是跳起來大喊我考上了,第二件是趕快點香跟阿公報告。不過進了一中後,才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,有些同學真的是天賦英才,隨便揮灑就比我念整天的成績還好很多,特別是我擅長的科目是比較偏記憶型的歷史地理,對物理似乎沒什麼才能,要花很多時間準備不擅長科目,實在不太有利於自然組的考試。想了又想,在高一下準備分組的時候,鼓起勇氣向爸爸提出可不可以念社會組,考個律師也不錯,爸爸只說了一句:「你跟阿公約定什麼事?」好吧,自己承諾的事總是要努力,於是還是選了第三類組。第一年考得差比較多,第二年好一點,原本評估可以上中山牙醫,但是公布最低錄取標準時,居然差了兩分,實在受到很大的驚嚇,因為中山牙後面的志願都是亂填,而且要損失88分的生物,趕快去看志願卡,中山牙後面是長庚電機,心裡面也有點猶豫,要不要去念?後來爸爸建議去念看看,所以也就隨緣開始大學的生活。

電機系當時比較熱門的是半導體組,因為跟竹科產業息息相關,那時員工分紅也沒有費用化,科技公司員工可以分紅數字,與尾牙抽獎的汽車數量,每每都是新聞,出路比較好。但是我對半導體領域沒興趣,比較有感覺的是程式設計方面,於是朝這方面努力。碩士班主要研究的是「聲調辨識」,大概是設計程式來進行語音信號處理,兩年後順利畢業,雖然論文有人引用,但自己對研究結果其實不太滿意,沒有預期那麼好,對自己的才能不禁感到質疑。口試完那天,在網路上看到東吳大學學士後法律研究所的資訊,不禁想起高一時想要考律師的聲音,於是再度提起勇氣跟爸爸討論,爸爸認為有可能我一時興起,但無論是要出國念電機博士還是要轉念法律,都得先去當兵,於是就約定利用當兵的兩年時間好好思索未來方向。

當兵是一個體力與耐力考驗,配屬到戰車部隊,除了與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相處外,菜官當然也要爭取基層官兵的支持,方能運作順暢。服役期間參與許多演習,甚至支援部隊參與救災工作,算是多采多姿的軍旅生活。

從軍之餘,我也不忘努力去尋找資訊,想要來說服爸爸,因為我知道他很希望我出國去念博士,如果找不到好理由,是沒辦法說服他的。退伍前,偶然看到一個職務叫「專利工程師」,仔細瞭解後,這是將技術轉換成受專利法保護文字的工作,正好是介於工程與法律間的工作,會運用到過去的知能,也有一點法律的味道,覺得很有趣,也許是一個切入點。因此投履歷應徵,多數也獲得錄取。正煩惱如何跟爸爸開口,某家事務所老闆打電話到我家,希望我能前往該所上班,剛好我不在家而被我爸接到。我回家後,我爸跟我說某老闆打電話來,跟他聊了兩個小時,他對「專利工程師」也有一點瞭解,覺得我可以試看看,於是我就開始「專利工程師」的職場生活。

第一年在專利商標事務所,蒙前輩傾囊相授,很快掌握撰寫專利說明書的技巧,打穩了專利的基礎,也獲得客戶信賴。後來因緣際會蒙客戶推薦,轉往某上市公司任職,IN HOUSE「專利工程師」與IN FIRM「專利工程師」果然有很大的不同,除了要發掘研發人員的技術成果外,還要應付國內外廠商的各式警告信,然憑著過去在電機系養成的知識以及對專利的瞭解,所做出的技術分析報告,頗得長官讚許。某日,法務長約談,鼓勵我去考東吳碩乙班,原因是他觀察我懂技術也懂專利,所提出的技術分析報告也很精確,但因為沒有律師執照,所做的意見僅是幕僚建議,而不能被視為決策意見來執行,因此法務長認為我應該去取得法律學位與律師執照。這番鼓勵,正與我四年前所看到的學士後法律研究所資訊相同!!難道上天也有意引導我走到這一條路?順利考上後跟爸爸報告,老爸表示:我原本希望你能出國唸個博士,所以錢都準備好了,既然你要走這條路,我也願意支持,希望你好好努力,朝你要的方向前進。

為了專心準備考試,也因有爸爸獎學金的奧援,我決定辭職當一個全職學生。不過人生總是會有迷惘的時候,法碩一那年生日,剛好滿30歲,躺在床上問自己「已經到了而立之年,我到底在幹什麼?」在科技產業的同學們大都飛黃騰達,股票紅利賺滿滿,而我還在吐絲作繭,不知何時才能破繭而出,總覺得會不會做錯選擇?也承蒙多位法碩乙多位老師不斷鼓勵,在這段等待熟成的漫長過程中,不會操之過急,又能保有持續前進的動能。

三年過去了,來到國考戰場。榜單發佈的那一刻,總是非常煎熬。要一個一個看,還是勇敢一點,用搜尋來一決勝負?猶豫了一下,男子漢大丈夫,沒什麼好逃避的,於是按下CTRL+F輸入「林威」,手當然還是會抖,深呼吸後,按ENTER,咚!跳出來「林威」後面還是接著「伯」,應該不會同名同姓吧,確認一下准考證號碼,我考上了!超高興的,總算過了門檻。不過第一個告知的是當時的未婚妻,第二個才是爸爸,好像有點不應該。律訓後,應爸爸之要求,帶著法袍回家,在家門前與爸爸合照。

如同漫畫「HUNTER X HUNTER」一樣,考上執照,才是真正的開始。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律師,要怎樣開始,其實一開始都沒有想法。在學期間,一直以為自己會是在大事務所的律師,辦很多專利案件,扇子一揮,對造的戰列就會崩裂的那種(以上是肥宅幻想文),但實習結束時師傅建議:像我這種理工出身的律師,更應該去小事務所磨練訴訟技巧,將來發展會比較好。當時的我也不解真意,然而那年發生金融大海嘯,很多公司放無薪假,事務所也都沒有新的職缺。雖然某大事務所歡迎我去,會以律師聘任,但初期會主要放在文件翻譯上。那個時候我猶豫了,感覺念了三年出來還是跟「專利工程師」做一樣的事,一整個投資失敗的感覺。看著電視上那種「薪水薄了,親情厚了」說法,心裡面實在很氣憤,那一定不是放無薪假的人寫的,因為恐慌、無助才是放無薪假人的顏色。走投無路之際,我把準備接受OFFER的想法告訴爸爸,沒想到老爸說:「我明天會請媽媽匯20萬給你,不要急,慢慢找就好,不要為了工作而忘記當初的想法。」仔細想想,我這輩子好像滿靠爸的。過完農曆年後,漸漸有工作機會,不過也是險路重重,差一點到後來出事的事務所(好險實習師傅有提供情報),也做過幾個月的IN HOUSE律師,發現那裡的工作跟我想做的事不一樣。後來誤打誤撞,踏上執業之路(邁向偉大航路?),一路摸索到現在,感謝有許許多多的貴人支持與照顧,上學期接受母校長庚大學邀請,忝任教席,看著一樣的教室,23年前我坐在下面聽老師的教誨,23年後我在講台上分享一路的見聞,時間好像就是這樣川流不息。

會有人問我,這樣的人生是不是繞了一大圈?個人覺得,即使繞了一大圈,一路上的風景我有很認真地看,而且處理法律事務,不一樣的經歷,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與作為,也不算白走,況且花一點時間搜尋,能找到自己願意一生懸命的事,其實很值得,畢竟人生只有一次,總得做些意義、有興趣的事。

本文受我的年友康文彬律師邀請,分享轉場人生,如有妄議,還請海涵。

回上一頁